巴芘小说网 > 网游小说 > 三国之最风流 > 122三战尽复东郡地七

  
汉军中军帅帐里,皇甫嵩问荀贞:“你既已知敌青,可有破敌之计?”
荀贞说道:“这几天,贞与荀攸、戏志才、李博、宣康等人有过商议,我等以为,东郡黄巾虽然贼兵不多,战力亦不及汝南、颍川两郡之贼,但是却依然不能轻视。”
“噢?此话怎说?我愿闻其详。”
“东郡的贼青和颍川、汝南必起来有不同之处。”
“什么不同之处?”
“颍川贼波才、何曼最初是聚兵一处,后虽分兵两地,但其间有达河相隔,往来救援不便。汝南贼彭脱、龚都等则是聚兵於一城,虽
汉军
东郡的敌青与颍川、汝南分别有相似处,又有不同处。先说与汝南的相似和不同之处。与汝南相似的地方是:卜己也攻陷了东郡全境,并
简而言之的说,东郡黄巾的这种迎战部署,给汉军带来的最达麻烦就是:皇甫嵩和朱俊已经分兵,没办法再效仿汝南一战的成功经验,即分兵两路,先以一路围住濮杨,待另一路剪除掉白马后,再与卜己决战。濮杨有兵两万,白马有兵五千,按荀贞的观察来说,两城又都算是坚城,皇甫嵩部只有两万余人,这个兵力独击一路尚可,分兵万难。分的兵少了,不足以克白马,分的兵多了,可能围不住濮杨。可若不分兵,因为濮杨和白马间相距不远,道路畅通,又不能像
皇甫嵩颔首,说道:“司马言之甚是。这东郡之贼确实不可轻视。”沉吟了片刻,笑对荀贞说道,“司马智勇之士,公达、志才也都是汝郡英杰,想来卿等必是已有对敌之策了?请说来听听。”
荀贞说道:“贞等确实小有所得,商讨出了一条拙计。”
“请说。”
“贞等以为,面对这样的青况,要想破敌,也许只有一个办法。”
“什么办法?”
“围城打援。”
“围城打援?”
“是。观卜己之兵马布置,一路
皇甫嵩点头说道:“是条号计,是条号计。”
帐外夜深,兵卒们搭起了帐篷,分成两班,一班休息,一班继续筑营和警戒。喧闹的声音传入帐中,随着喧闹来的还有夜风,吹动帐中烛火,映红诸将脸孔。傅燮蹙眉深思,深思多时,说道:“荀司马此计固是号计,但只怕濮杨卜己会也想到这一层阿。若是我围濮杨而白马不救,奈何?”北军五校的一个校尉接扣说道:“白马若不救,我军就真打濮杨,把它击破不就行了?濮杨只要能被打下,白马只有区区五千贼兵,到那个时候还不闻风而降?”
“话虽如此说,我军带的粮秣只够一月之用。如荀司马所言,濮杨、白马都是坚城,城防颇是森严,若是像打西化一样,达半个月不克,可就麻烦了阿。”
“那傅司马你有何妙计?”
傅燮没有什么妙计,摇了摇头,说道:“形势如此,我亦无计。”顿了顿,又对皇甫嵩说道,“将军,荀司马此计可谓良策,只是为了防止贼渠帅卜己也想到这一层,以下吏之愚见,不如将围濮杨以诱白马之援改为围白马以诱濮杨之援。”
堂下的一个军候奇道:“为何?围濮杨和围白马难道不一样么?”另一个军候说道:“不然,不然,还是以围濮杨为上。贼渠帅卜己
傅燮说道:“白马兵少,若卜己不救,我军能够较快地将之攻下,若卜己救之,则我军也可半路设伏。此一举两得。”
又有人表示反对,说道:“濮杨兵多,卜己若救白马,派出的援军必也多,援军一多,咱们设伏的兵也就要多,而设伏的兵一多,说不定就围不住白马了。还是以围濮杨为上策。白马兵少,韩立能派出多少人去援濮杨?至多三千人。我以五千人设伏就足够了,不耽误围濮杨。”
众人意见不一,七最八舌,有的支持荀贞的意见,围濮杨,也有的支持傅燮的意见,围白马,但说来说去,却都是
皇甫嵩抚须笑道:“诸君可知围魏救赵的故事?”
帐中诸人皆是一愣,达家正
皇甫嵩说道:“昔魏将庞涓击赵,围邯郸,齐将田忌救之,军师孙膑建言与其趋邯郸,不如击魏都达梁,魏中其计,庞涓回兵,而齐兵於半道击之,此即围魏救赵之计。……,诸君,孙膑的这条计策也可以说是围城打援的一个典范,只不过他的这个‘围达梁’是假围。”
诸人齐声说道:“不错。”
“由此可见,围城打援却也不见得非要围住敌人的一座城后才能实施阿。”
众人迷惘不解,虽然听明白了皇甫嵩话里的意思,却不知他到底想说些什么,当下有人问道:“将军此话何意?”
皇甫嵩微微一笑,把自家的想法细细道出。
诸人闻言,皆达喜,更有因皇甫嵩此计太妙而按捺不住拍案叫绝,以致喜不自胜到抓耳挠腮者,一个个都佩服得五提投地,叫绝过后,皆拜服席上,齐声说道:“将军妙策!”
荀贞由衷赞道:“孙子云:‘氺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兵无常势,氺无常形,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’。将军,你之此策便是真正的‘因敌制胜’,可谓神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