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芘小说网 > 修真小说 > 我在聊斋修功德 > 第370章 大彻大悟
村民们拍手叫好:“仙师说的太对了!咱们的钱财都是努力挣来的!愿意施舍就施舍,与你何干!”白毛鼠妖沉默了,他真的错了吗?宋玉善叹了口气:“你想要行善,想要帮助穷苦之人,可以用施舍自己的财富,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,但就是不能偷窃他人之物来行你所谓的善。这不是行善,这是慷他人之慨!劫富济贫,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,都是错的!”白毛鼠妖终于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,松了一口气般:“多谢仙师教导!我明白了!既然错在我,那他们让云龙山的仙师来抓我,我也就没有二话了!”说着冲屋外面的村民深深鞠了一躬:“对不住!我愿意以死谢罪!”村民们却都沉默了。他们深受东仓使者所扰,之前一直欲除之而后快。但这会儿,这鼠妖恭恭敬敬的,像人一般的朝他们行礼认错,他们又有些不忍心他赴死了。毕竟他们虽然都丢过东西,但确实如东仓使者所说,丢的都是些不紧要的小东西,损失也没有那么大。可惜云龙山那边,已经差人去报了。云龙山的仙师,最是雷厉风行,面对妖怪,从不会多嘴说一句话,可不像这位仙师一般,还问清楚前因后果。他们一来,东仓使者必死无疑!“算了,也不是什么大事!以后别随便偷东西就行了!”“你快跑吧!等云龙山的仙师来了,我们就说弄错了。”“对对对,你快跑吧!”……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。东仓使者没想到之前对他恶言相向,无礼至极的村民,这会儿竟然关心起他的安危来,还愿意为他遮掩行踪。此时他才真正悔悟了。村民们只是比周老太富有了一些,但他们也不是坏人!他真的错的离谱。只是他在村中活动,留下的妖气遮掩不了。便是村民们愿意为他说话,他也逃不了了。他又冲村民们鞠了一躬:“已经晚了,逃不了了。多谢你们愿意原谅我,但我错了就是错了,这是我应得的代价,我死而无憾!”白毛鼠妖大彻大悟,一脸的英勇无畏,好似已经看淡了生死。周老太掩面而泣:“都是因为我啊!最该死的人是我才对!”村民们面露不忍:“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?早知道就晚些再去找云龙山的仙师了。”破屋中一片哀戚。被忽视了个干净的宋玉善和金大:“……”她这么大一个神海境真人就这么没有存在感吗?金叔这么宽大的身躯他们就没有看见吗?宋玉善忍不住轻咳一声,破坏了他们悲伤绝望的气氛:“什么死不死的?你虽然做错了,也罪不至死!更何况,死亡就是赎罪吗?未免太想当然了吧!”白毛鼠妖和村民们都是一愣。村民们还为鼠妖求情:“仙师!无妨!只是些小东西,反正也是给周老太用了,她是我们村辈分最大的老人了,给她用了也就算了,只要他知道错了就行!”白毛鼠妖却恭恭敬敬的问:“除了献上我这条命,我还应该如何赎罪呢?请仙师教我!”“你的命,于你来说珍贵,但于村民来说,却毫无价值,你该做的,是赔偿村民们的损失,而不是放弃自己的生命!村民们因你而损失的钱财,无论多与少,无论对他们来说是否重要,你都该赔偿。不说双倍甚至多倍赔偿,至少应该补上他们的损失。”宋玉善说:“错了,弥补错处便是。”白毛鼠妖面色窘然:“我……我一文钱也无。”他是只实实在在的穷鼠,比周老太还穷。周老太好歹还有个安身的破屋,他连个破屋都没有,只能借住在周老太家中。若不是如此,他也不会觉得周老太可怜,就去别人家偷东西来帮她了。实在是因为,他自己也穷。让鼠子鼠孙在暗中扔瓦片,帮周老太赶走扰她清净的人他可以,给她钱,让她吃饱穿暖他实在是不行。宋玉善:“……”好吧,她也不怎么奇怪。穷的妖太多了,她早就见怪不怪了。“这样吧!我借你银钱,赔偿给村民,再借你一张符咒,助你遮掩妖气,躲避旁的修士追杀。你若有心,靠自己的能力,挣到足够的银钱后,就用这笔钱做一些真正的善事,就算是还我的银子了,如何?”“我怎么可能靠自己挣到银钱?”白毛鼠妖不解。他始终只是个开了智的凡妖,没有完全化形,不能隐藏在人群中,如何能不偷不抢,靠自己的能力,赚到钱?“你一路北行,到了青州境内,找开了智的妖怪打听一下临江郡的鬼市和妖怪学院,应该就知道怎么做了。我建议你还是先去学院读几年书,知事明理后,再找活计赚钱。万不可再做出之前那样‘劫富济贫’,‘慷他人之慨’却不自知的事了!”宋玉善给他推荐了自家妖怪学院。妖怪书院和鬼市,在青州境内的妖怪中,已经很有名了。但在其他州,还名声未显。“妖怪学院?青州有专门妖怪读书的学院?”白毛鼠妖对人类读书人最是敬重,并且以他们为榜样,经常去书塾偷听人念书。劫富济贫,行侠仗义,锄强扶弱这些,也是他从读书人那听来的。但此前,他从来都不敢妄想,自己也能和人类一样,坐在学堂中读书!毕竟人类中能读书的就只是少数,何况它一只妖呢?偷听到三言两语,就已经很难得了。宋玉善点点头:“就在临江郡城翠屏山,你去了就知道了。”白毛鼠妖仔细记住了这个地方。本不好意思要仙师为他垫付银子,赔偿村民的,还帮他脱身的,因为妖怪学院的消息,他只好厚着脸皮接受了:“请仙师告诉我您的名讳与道场所在,欠您的钱,我一定双倍奉还!一半依您所言,拿去做善事,一半还到您手里!”“你去了学院,便知晓我是谁了。”宋玉善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