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芘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摄政大明 > 第八百一十七章.战巩昌(六).
第八百一十七章.战巩昌(六).
虫豸 / 著 投票 加入书签
()
()
()
……
……
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,原本有些喧闹的大堂终于是渐渐重归于肃静。
明朝一向是重文轻武,如今虽然是
陕西学政郑家栋率先说道:“钦差大人,卑职认为,阶州城绝不容有失,这不仅是丢城失地、百姓安危的问题,陕甘的军粮与赈灾粮草如今大都是储存
按察使周勃也皱着眉头说道:“还有,蒙古人这两年同样是天灾不断,今年因为钦差大人坚壁清野的策略,蒙古人一直都没有抢到多少粮食,若是今年的火筛入寇能够让他们空手而归,恐怕今年就会是蒙古各大部落由盛转衰的开始,从今往后蒙古人必然是威胁大减,但若是让蒙古人得到了阶州城的粮草,来年也会愈加强大,更还会食髓知味,愈加是频频侵犯陕甘,所以这次的战事乃是关系到陕甘三边的百年边防大计,绝不可忽视!”
随后,西安知府吴启凡也起身说道:“下官认为郑学政与周按察使的说法很有道理,阶州城的安危关系重大,乃是必救之地!如今的当务之急,就是快支援阶州城、确保阶州城的安危!”
文官们大都是不擅于战事,他们的诸般见解也只是表述此战的重要性,并没有什么切实有效的建议。
事实上,赵俊臣也不期望这几位文官能够讲出什么高明的意见,只是轻轻点头表示赞同之后,就将目光转向了几位武官。
与此同时,文官们也知道自己的意见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,打战的事情终究还是要看武官们的表现,也纷纷是转头向着武官们看去。

众位武官之中,方振山作为固原军镇的镇守总兵、位居正二品官职,地位最是高崇,按理说应该由他来率先
方振山原本也是这样想的,正准备再次起身表态,却
见到何漳抢
方振山与何漳原本就有嫌隙,如今自然是不会赞同何漳的意见,说道:“钦差大人,卑职认为,何老将军的想法过于冒险了!如今海原城固然是大军云集,但我军并不是以骑兵见长,战马也一直都有不足,哪怕是所有骑兵集结于一处,也不过是万人左右的规模!与此同时,蒙古人这段时间虽然是多次分兵,包围阶州城的蒙古大军依然有四万余人的规模,全都是以骑术擅长的锐骑兵,甚至还有许多骑兵是一人双马,并且蒙古人
方振山反驳了何漳的观点之后,何漳同样是面现怒色,就打算与方振山争论。
然而,不等何漳开口,赵俊臣就问道:“那么,方总兵可有良策?”
方振山沉声说道:“此次攻入陇南地区的蒙古联军,全都是蒙古右翼与准噶尔汗国最锐的军队,也正因为如此,他们也更加不敢有任何闪失,一旦是损失惨重,他们就要许多年都不能恢复元气,所以蒙古联军自从攻入了陕甘之后,行动就一直是极为谨慎,再加上蒙古人向来是不善久战,如今又是深入敌境,必然是不敢与我大军进行决战!如今钦差大人率领六万强军来援,再加上我固原军镇的兵力,足可以凑出一支十万人规模的大军,只要是这支大军摆开阵势向着阶州城压去,做出一副要与蒙古人决战的姿态,蒙古人一定是心生怯意、不战而逃,然后我军再趁胜追击,并且是命令各路边军进行拦截,也必然会有大量斩获!”
不得不说,相较于何漳的意见,方振山的意见更为稳妥,许多官员也皆是表现出了意动之色,但赵俊臣依旧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态度,只是转头向着戚斌看去,问道:“戚斌,你乃是戚少保的后人,颇是擅长军略,可有什么不一样的建议?”
戚斌显然是有些不同的想法,早已经是迫不及待,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,马上就起身说道:“钦差大人,卑职认为,如今的局势之下,若是想要取得最大的战果,首要之务既不是奇袭杀敌,也不是大军退敌,而是应该遣派一支强军前往渭水以北的破虏卫,断去蒙古联军的后路,让蒙古人无法再退回渭水北岸,
听到戚斌的建议之后,原本是一直不置可否的赵俊臣却是突然笑了。
相较于何漳的激进与方振山的保守,戚斌的这番建议却是最符合赵俊臣的心思!
然而,除了赵俊臣之外,其他人却不这么想。
随着戚斌的话声落下,有几位性格持重的官员顿时是面色一变,连忙
郑家栋对于戚斌一向是很有好感,但他这次却是率先起身反对了戚斌的意见,说道:“钦差大人,下官认为戚斌的建议不妥!何漳老将军的计策虽然是有些冒险激进,但至少是可以
然后,西安知府吴启凡也说道:“下官也是这般看法,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阶州城的安危!此外,按照戚守备的建议,我军必然是要与蒙古人进行一场决战,先不谈此战的胜负未料,即使是最终胜了,恐怕也会损伤无数……相较而言,还是方总兵的计划最为稳妥!”
郑家栋与吴启凡皆是老成之辈,他们作为地方衙门的文官也有些天然畏惧战争,若是按照戚斌的计划,就必然会有一场规模极大的战事
不过,按察使周勃与蒙古人有仇,对蒙古人一向是恨之入骨,却是极为赞同戚斌的建议,说道:“钦差大人,下官倒是认为,戚将军的建议很是不错,既不像何老将军一般激进,也不似方总兵一般保守,若是这个计划顺利的话,就能够将数万蒙古大军一举歼灭,必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功!”
看到众位官员之中终于有人支持了戚斌的意见,赵俊臣抬手下压,制止了众人进一步的争论。
然后,赵俊臣终于是再次开口了。
赵俊臣面容肃穆,缓缓说道:“自从接手了陕甘三边的防务之后,我先后组建了战兵新军、颁布了丰厚的军功赏赐、统合了陕甘所有的力量……我费心机的做了这么多事情,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安然度过今年的火筛入寇而已,关于这一点,我这段时间曾不止一次谈及,但似乎大家都只是认为我
说到这里,赵俊臣环视了
赵俊臣的话声不大,但语气却是极为坚定!
听到赵俊臣的这番说法,

甚至,听赵俊臣的意思,歼灭入侵的蒙古大军也只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罢了!
一举歼灭数万蒙古大军,这意味着什么?
这可是明太祖当年都没有办到的事情!
明朝建立之后,虽然是把蒙古人赶出了汉人领土,但数百年来面对蒙古人的侵袭依然是一直处于被动!
若是陕甘三边拥有这般力量,又何必每年都要遭遇火筛入寇?
当年,明英宗也有过类似的想法,曾亲率五十万大军亲征,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?土木堡之变!五十万大军被全歼,甚至就连明英宗也被俘虏,甚至险些丢掉了京城!
如今,赵俊臣这般狂妄的表述,究竟是哪来的底气?
……
……
_ad_hf();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
_ad_bottom();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。 ……
……
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,原本有些喧闹的大堂终于是渐渐重归于肃静。
明朝一向是重文轻武,如今虽然是
陕西学政郑家栋率先说道:“钦差大人,卑职认为,阶州城绝不容有失,这不仅是丢城失地、百姓安危的问题,陕甘的军粮与赈灾粮草如今大都是储存
按察使周勃也皱着眉头说道:“还有,蒙古人这两年同样是天灾不断,今年因为钦差大人坚壁清野的策略,蒙古人一直都没有抢到多少粮食,若是今年的火筛入寇能够让他们空手而归,恐怕今年就会是蒙古各大部落由盛转衰的开始,从今往后蒙古人必然是威胁大减,但若是让蒙古人得到了阶州城的粮草,来年也会愈加强大,更还会食髓知味,愈加是频频侵犯陕甘,所以这次的战事乃是关系到陕甘三边的百年边防大计,绝不可忽视!”
随后,西安知府吴启凡也起身说道:“下官认为郑学政与周按察使的说法很有道理,阶州城的安危关系重大,乃是必救之地!如今的当务之急,就是快支援阶州城、确保阶州城的安危!”
文官们大都是不擅于战事,他们的诸般见解也只是表述此战的重要性,并没有什么切实有效的建议。
事实上,赵俊臣也不期望这几位文官能够讲出什么高明的意见,只是轻轻点头表示赞同之后,就将目光转向了几位武官。
与此同时,文官们也知道自己的意见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,打战的事情终究还是要看武官们的表现,也纷纷是转头向着武官们看去。

众位武官之中,方振山作为固原军镇的镇守总兵、位居正二品官职,地位最是高崇,按理说应该由他来率先
方振山原本也是这样想的,正准备再次起身表态,却
见到何漳抢
方振山与何漳原本就有嫌隙,如今自然是不会赞同何漳的意见,说道:“钦差大人,卑职认为,何老将军的想法过于冒险了!如今海原城固然是大军云集,但我军并不是以骑兵见长,战马也一直都有不足,哪怕是所有骑兵集结于一处,也不过是万人左右的规模!与此同时,蒙古人这段时间虽然是多次分兵,包围阶州城的蒙古大军依然有四万余人的规模,全都是以骑术擅长的锐骑兵,甚至还有许多骑兵是一人双马,并且蒙古人
方振山反驳了何漳的观点之后,何漳同样是面现怒色,就打算与方振山争论。
然而,不等何漳开口,赵俊臣就问道:“那么,方总兵可有良策?”
方振山沉声说道:“此次攻入陇南地区的蒙古联军,全都是蒙古右翼与准噶尔汗国最锐的军队,也正因为如此,他们也更加不敢有任何闪失,一旦是损失惨重,他们就要许多年都不能恢复元气,所以蒙古联军自从攻入了陕甘之后,行动就一直是极为谨慎,再加上蒙古人向来是不善久战,如今又是深入敌境,必然是不敢与我大军进行决战!如今钦差大人率领六万强军来援,再加上我固原军镇的兵力,足可以凑出一支十万人规模的大军,只要是这支大军摆开阵势向着阶州城压去,做出一副要与蒙古人决战的姿态,蒙古人一定是心生怯意、不战而逃,然后我军再趁胜追击,并且是命令各路边军进行拦截,也必然会有大量斩获!”
不得不说,相较于何漳的意见,方振山的意见更为稳妥,许多官员也皆是表现出了意动之色,但赵俊臣依旧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态度,只是转头向着戚斌看去,问道:“戚斌,你乃是戚少保的后人,颇是擅长军略,可有什么不一样的建议?”
戚斌显然是有些不同的想法,早已经是迫不及待,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,马上就起身说道:“钦差大人,卑职认为,如今的局势之下,若是想要取得最大的战果,首要之务既不是奇袭杀敌,也不是大军退敌,而是应该遣派一支强军前往渭水以北的破虏卫,断去蒙古联军的后路,让蒙古人无法再退回渭水北岸,
听到戚斌的建议之后,原本是一直不置可否的赵俊臣却是突然笑了。
相较于何漳的激进与方振山的保守,戚斌的这番建议却是最符合赵俊臣的心思!
然而,除了赵俊臣之外,其他人却不这么想。
随着戚斌的话声落下,有几位性格持重的官员顿时是面色一变,连忙
郑家栋对于戚斌一向是很有好感,但他这次却是率先起身反对了戚斌的意见,说道:“钦差大人,下官认为戚斌的建议不妥!何漳老将军的计策虽然是有些冒险激进,但至少是可以
然后,西安知府吴启凡也说道:“下官也是这般看法,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阶州城的安危!此外,按照戚守备的建议,我军必然是要与蒙古人进行一场决战,先不谈此战的胜负未料,即使是最终胜了,恐怕也会损伤无数……相较而言,还是方总兵的计划最为稳妥!”
郑家栋与吴启凡皆是老成之辈,他们作为地方衙门的文官也有些天然畏惧战争,若是按照戚斌的计划,就必然会有一场规模极大的战事
不过,按察使周勃与蒙古人有仇,对蒙古人一向是恨之入骨,却是极为赞同戚斌的建议,说道:“钦差大人,下官倒是认为,戚将军的建议很是不错,既不像何老将军一般激进,也不似方总兵一般保守,若是这个计划顺利的话,就能够将数万蒙古大军一举歼灭,必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功!”
看到众位官员之中终于有人支持了戚斌的意见,赵俊臣抬手下压,制止了众人进一步的争论。
然后,赵俊臣终于是再次开口了。
赵俊臣面容肃穆,缓缓说道:“自从接手了陕甘三边的防务之后,我先后组建了战兵新军、颁布了丰厚的军功赏赐、统合了陕甘所有的力量……我费心机的做了这么多事情,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安然度过今年的火筛入寇而已,关于这一点,我这段时间曾不止一次谈及,但似乎大家都只是认为我
说到这里,赵俊臣环视了
赵俊臣的话声不大,但语气却是极为坚定!
听到赵俊臣的这番说法,

甚至,听赵俊臣的意思,歼灭入侵的蒙古大军也只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罢了!
一举歼灭数万蒙古大军,这意味着什么?
这可是明太祖当年都没有办到的事情!
明朝建立之后,虽然是把蒙古人赶出了汉人领土,但数百年来面对蒙古人的侵袭依然是一直处于被动!
若是陕甘三边拥有这般力量,又何必每年都要遭遇火筛入寇?
当年,明英宗也有过类似的想法,曾亲率五十万大军亲征,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?土木堡之变!五十万大军被全歼,甚至就连明英宗也被俘虏,甚至险些丢掉了京城!
如今,赵俊臣这般狂妄的表述,究竟是哪来的底气?
……
……